推荐要闻
-
深度融合 升级体验——2023年服贸会展现文旅发展动向
- 2035年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总体水平将步入世界前列
- 习语品读|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
-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写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
- 十年磨一剑,敢为天下先——中国自贸区建设交出亮眼“成绩单”
- 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通知进一步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
- “聚焦新高考、开启新征程” 隆昌二中新高考专题系统培训研讨会举行
- 把优化民企发展环境落到实处
- 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重要讲话
- 乘势而上,巩固回升向好态势——从半年报里读懂中国信心①
- 底盘稳、消费旺 中国多举措推动经济恢复向好
振兴乡村
3月21日下午,中国式“田园牧歌”理论及项目论证会在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举行。本次会议以“定义田园,开拓未来”为主题,由四川大学管理中心、西部经济文化研究院、四川省社科院田园牧歌研究中心及四川省直作家协会项目专委会联合主办。来自省内各大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及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代表参与此次会议,围绕田园牧歌理论及其相关项目的实践、乡村振兴战略等展开了深度探讨。
会议由四川大学曾玉成教授主持。会上,中国田园牧歌倡议者卢加强博士就他近二十年创作的两部书籍《中国田园牧歌》和《田园教育手记》的研究成果给大家做了分享,并就两本书的社科成果如何转化提出了他的思考。此外,他还对构建中国式田园牧歌的项目目标“四个一百”作出了系统的阐述。组织100名成员、联动100个乡镇、引入100家企业、覆盖100所学校,构建“田园牧歌”的实践网络。会议围绕田园教育、乡村服务、文化产业和品牌建设等六大方向展开讨论,其中,“田园教育研学中心”与“田园牧歌重点乡镇服务中心”是本次项目的两大核心内容。一方面,要聚焦研学大纲、名家讲堂、校园文化等,打造学术与实践结合的平台;另一方面,“田园牧歌重点乡镇服务中心”提出“一书一网一村一校一社一店一IP”体系,涵盖战略规划、品牌推广等功能。
会议上,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书记蒋浩宏提到,应进行顶层设计,涉及到战略战术的问题,根据技术发展对于田园牧歌项目的具体内容进行变化。四川省文学艺术家联合会新文艺组织主任陈晓霖提出,田园牧歌不仅是产业发展模式,更是文化创新载体。应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动,建议以高校实践基地为切口,打造田园实践基地,推动艺术与田园生活深度融合。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西研院院长唐平从理论层面探讨了田园教育在人工智能冲击下的独特价值,提出田园牧歌不仅是教育的新赛道,也是一种人与自然互动、促进社区交流的生活方式。西南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教授马荣敏博士建议“以点带线”,项目应聚焦重点区域,打造示范点,结合县域文旅资源包装重大项目,强调“与央企、地方政府联动获取政策支持”,以提升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在项目实践层面,西南民大研究生院、四川大健康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郑乐平提出“资源整合赋能”;中物院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杨华强调,应结合政府战略规划,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创新联合体,以确保项目落地;四川大学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良成教授指出“情怀需匹配商业逻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西南交大信息科技学院黄云川老师围绕AI、VR技术与田园教育的结合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西南交大建筑学院钱丽源博士进一步提出“自然教育”概念。
此次论证会汇集多方智慧,为田园牧歌理论体系的完善与项目落地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该理论体系将结合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科技创新,推动田园教育、乡村振兴和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